3D打印的節能型產品應用培訓圓滿召開
2015年9月21日下午,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樓二樓階梯教室圓滿召開“夢想照進現實——3D打印創造未來”。深圳市電氣節能研究會王占奎秘書長、深圳大學微機電與新能源器件研究所所長勞長石參加了本次培訓。深職院機電學院等學生代表近120人參加本次培訓。
3D打印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3D打印發展勢頭非常迅猛,在工業設計中被直接用于制造模型,并已經使用這種技術打印產品的零部件。目前我國3D打印在產業化的道路上稍落后于世界其他發達國家,但是在增材制造技術的研發上,我國并沒有遜色于其他國家,甚至在某些領域還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深圳大學微機電與新能源器件研究所所長勞長石講到,3D打印是添加法制造(增材制造),與傳統的機械加工(減材制造)和鑄造、鍛造(等材制造)不同,在理論上可以一次性制造出任意復雜的零部件。3D打印的原理首先使用三維繪圖軟件或者三維掃描儀制作出3D原型,然后將模型水平切成薄片,最后由3D打印裝備逐層打印成型。并且從技術、應用、設備、材料介紹了3D打印的發展。3D打印優點在于減少產品開發的時間,降低產品成本,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改變傳統制造業的生產過程和方式;摒棄生產線而降低了巨額成本,滿足傳統技術無法制造出的機器;減少材料浪費大于50%,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節能環保。但仍然有它的瓶頸,成型裝備種類偏少、工業級裝備價格昂貴;成型方式有待進一步創新;打印材料亟需降低成本,提高可成型性;成型尺寸偏小、成型精度偏低、成型效率偏低。但3D打印的前景是非常具有潛力的,歐美發達國家投入了巨額資金,并積極制定和實施發展戰略。到2025年,增材制造技術潛在的經濟影響將達到2500億美元。并且在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主題下,國內外大量的技術公司越來越多開發節能環保的3D打印原料,即用鹽、水泥、木頭或水泥聚合物開發的打印材料替代原有的熱塑性塑料和感光樹脂等非環保打印材料。
祝賀本次培訓取得圓滿成功。